中泰户型有三宝:绘本、卷尺、纠错稿
一个户型有多少种设计可能?
答案是:无数。
一万个人有一万种生活方式,就有一万种居住空间的个性主张。
讽刺的是,一个户型的最终出炉,却是无数个性主张和有限户型数量的妥协。
于是,不少设计院选择了“套路”——从户型库中排列组合那些成型的方案,一方面提高出图效率,另一方面经过市场验证的户型,最起码不会错。
高效、市场化,或许也能达到各方皆大欢喜的效果,但总感觉缺少了些什么。
少了点什么呢?
或许是个体的尊重,70㎡里的三口之家,女主人的琴房最终可能无奈地让位于儿童房,110㎡的三世同堂,男主人也有独自在地库不愿下车返家的落寞一刻。
又或许是居住的差异,某润的专利级户型和某科的全龄段空间,在装修公司看来都可以用同一套方案轻易搞定。
幸运的是,居住标准和市场竞争的升级,终究会倒逼开发商和设计单位放弃“套路式”的户型设计作业,探求更多趋近完美的设计可能。
在中泰设计的价值体系中,户型设计始终聚焦于“生活的本质”和“市场的需求”——进一步来说,前者来自于生活、数据、眼界的凝练,而后者则有赖于技术、经验、团队的合力。
今天的故事,我们从中泰设计师的“户型三宝”开始讲起。
壹 陈筱秋的绘本
“设计师首先应该是生活家。”
一张簇新的户型图纸,被红色的马克笔打上了一个巨大的×,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一条修改意见,几乎原封不动地退到了陈筱秋的手里。
拿着图纸呆站了半晌,那一刻陈筱秋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学生时代,“感觉挂科了,特别沮丧”。当时的陈筱秋,毕业后数年的从业经验都集中在商业设计领域,住宅户型确实是她的短板。
尝试多次,感觉改善并不显著的陈筱秋陷入沉思。
“
设计师首先应该是生活家。
想要做好户型,一定是把使用它的人研究透了。
”老板的一句话点醒了她。
户型代表着生活,生活来源于人,只有了解人才能做出最贴合需求的户型。而家访,是积累生活体验和建立客户认知的最有效途径。
“从那天起,我给自己布置了一个任务,在3个月内拜访至少30个家庭。创造各种机会去别人家里参观,再把看到的某些细节画到纸上。”在陈筱秋的桌上摆着一册厚厚的绘本,里面是她历年来各种家访的记录,简洁的线条勾勒,配合一些关键信息的批注,就完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的速写。
》》图片摘自陈筱秋绘本——88平㎡小三房
》》图片摘自陈筱秋绘本——108㎡三房
随手翻到其中一幅,陈筱秋可以立刻回忆起相关的家庭情况。
“这是当时我去一个有小孩的朋友家看望小朋友,她家是130平方米套四,因为没有玄关,家里孩子的几辆童车都堆在与大门相邻的餐厅旁,既不美观又影响动线。这不是单个案例,很多有孩子的家庭都存在,包括我自己家。
事实上,现在市场上一些储藏间设计巧妙的产品对购房者有特别强的打动性,比如万科玖西堂116平方米的户型就很有代表性。”
陈筱秋把这些“户型痛点”画成了插画,作为自己设计灵感的素材库。
如今,已经从设计岗位转到中泰设计产品研发中心的陈筱秋,不仅要参与部分高难度项目的具体设计工作,还要承担整个设计院创新型产品研发、对内对外专业培训的任务。相比起单纯的做设计,陈筱秋很享受这种不断需要充电,时刻都要学习的状态。
》》例会中与同事分享案例的陈筱秋
“每画一次速写,都争取感受一种生活体验,梳理一个客户需求,把自己从一个埋头画图的设计师,变成观察入微的生活家。”
贰 钟伟的小卷尺
“设计师必须建立起对所有尺寸的敏感性。”
“请你下班后去买一个卷尺带在身上,明天项目样板间踩盘带着去,给我写一个踩盘报告。”入职首日的应届设计师小唐听到钟伟布置的这个任务,一脸茫然。
第二天下班前,踩盘归来的小唐战战兢兢地交上了自己的作业,在区位、总平等常规分析之外,小唐用卷尺详细记录了样板间的各个尺寸。
钟伟满意的点了点头,“团队的每一个设计师都要能够从一根线完成一个户型,要达到这个标准,必须建立起对所有尺寸的敏感性。
CAD和SU是我们的基础工具,但它们不能代替设计师感知尺寸。”
作为中泰设计创意一所所长,钟伟的“卷尺理论”已经给很多新人洗过脑,丈量尺寸更已经成为他根深蒂固的一个工作习惯。
生活中,钟伟很喜欢去各种五星级酒店、特色餐厅体验,但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这些公共空间里的各种尺寸,甚至连卫生间也不放过。
这些日积月累的数字,都转化成为钟伟把握设计尺度的核心要素。
》》工作中的钟伟
曾经有开发商问过钟伟一个问题:餐厅最小到什么尺度,还能保证用餐人的舒适?
钟伟为此专门做过测量——吃饭拿碗左右两肘距离为60cm,胳膊不碰旁人另外还需10cm的余量,单人就餐所需的空间至少70cm。双人就餐需要xx距离….
钟伟根据不同的情况,在脑中提取各种数据,不断加减调整,给出最舒适的尺度。
现在许多项目都在做大户型产品,但并不是简单地增大面积就能提高舒适度,如果想当然地把面积分到各个单元里去,极有可能造成空间浪费。
在钟伟的卷尺下,通过对比上百个户型案例的测量推演出一个有趣的结论:
无论主卧面积有多大,舒适睡眠区的面积也就14㎡左右,其余面积不妨做成储物、收纳、卫生间、小书房等功能区。
“卷尺理论”给钟伟带来的启发已经融入到中泰许多项目的设计当中。
“就像在刚需产品盛行的市场阶段,我们做出了57㎡的小三房,后来又在置信鹭湖宫设计出90平米头等舱户型,都来自于对尺度的极致运用。”
尺不离身的钟伟,影响了公司的很多年轻设计师,他们像钟伟一样开始留心各种数据尺寸。只不过,除了卷尺之外,激光测距甚至手机的AR测量工具,都被年轻设计师们用得驾轻就熟。
叁 王子丹的纠错稿
“基本的错误都记不住,就谈不上开阔眼界。”
“好的,我马上着手修改。”一个年轻设计师沮丧地从王子丹的办公室退了出来,一手拿着自己的图纸,一手拿着一本牛皮封套的笔记本。这是他第二次拿到王子丹的纠错稿,这意味着,他的设计图中又一个不能原谅的错误产生了。
王子丹,中泰设计副总建筑师,同事们一直尊称他“丹哥”。作为中泰设计建筑板块负责人,王子丹让设计师们最佩(害)服(怕)的一点在于:
无论什么设计图纸,他总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不合理的地方。
》》王子丹
“
贝聿铭曾经说到:建筑师不能犯错,否则他不得不和他的错误一起生活。
”这一点,王子丹引为准则。
从业12年,王子丹的设计经验无疑非常丰富,但要把自己的职业体验转化成对于设计师们的直接指导,王子丹采用的就是这个看似“很笨”的办法——纠错稿。
在王子丹的随身背包里,永远会带着这本用牛皮纸包好的笔记本,封面上大大地写着“纠错稿”三字,是王子丹自己亲手写下的。
翻开这本的纠错稿,里面都是他曾经听过或见过的错误案例:
某楼开始使用了,发现外立面落水管的位置恰好挡住了开窗,
某盘奇偶层阳台位置有问题导致空调内外机过远,
某T4楼最后形成的房间对房间,隐私安全成为问题;
某老年公寓套房设计中,出现老人卧室面积不足,给老人和护理人员的使用带来较大的不便……
随着纠错稿的案例越来越多,王子丹也逐渐开始对其中的案例进行分类,哪些错误源自于不符合建筑规范,哪些错误是因为经验不足,哪些错误是因为主创粗心大意。
有了大量案例的支持,王子丹练就的“火眼金睛”让年轻设计师们既钦佩又敬畏,出图质量迅速提高。
<<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>>
》》王子丹的纠错案例
“做户型设计要开阔眼界,一方面从优秀的户型作品中吸取营养,另一方面要从失败的案例中汲取教训,把低级错误消灭在源头。相比起来,我更看重后者。基本的错误都记不住,就谈不上开阔眼界。”
王子丹手里的纠错稿明显翻阅过太多次,内页已经有些卷边,封皮换上了更厚实的牛皮纸,但不变的还是那三个充满王子丹风格的大字。
小结
建筑行业的不少鸡汤文都会神化顶级设计大师们的“怪癖”:阿尔瓦·阿尔托嗜酒如命,查尔斯和蕾·伊默斯夫妇痴迷木琴塔,贝律铭习惯于在黑暗中沉思……但在成为大师之前,一些朴实而容易养成的工作习惯,或许更是设计师们创作出优秀作品的“必需品”。
用绘本提炼生活体验,用卷尺感知建筑尺度,用纠错稿提高设计眼界,中泰设计师充满个性的“户型三宝”,折射的正是企业设计理念的价值共性和集体智慧。
【下期预告】
设计师被客户要求修改方案,一点也不稀奇。稀奇的是,设计师在方案通过后,主动要求客户修改方案。
为什么?
下期我们再来讲述这个“主动找虐”的中泰故事。
土地预供应系列报道回顾
说地|蒲江城区纯住宅用地集中上市 区域地价有望UP!UP!UP!
说地|拍一宗少一张 2018年入驻“豪宅第三极”的11张门票速度递减中……
说地丨青羊小地块供地将掀“封神战” 中小房企争夺主城区最后机会?
往期精彩阅读推荐